新职业呼唤新标准新规范(社会杂谈)

发布时间:2024-04-25 16:49:19 来源: sp20240425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上海开放大学开设陪诊师培训班,咨询电话络绎不绝,火热场面令人惊奇。而因为分配到各区的名额有限,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培训班延期举行。“一位难求”突显陪诊师这一职业的市场广阔、需求旺盛。

陪诊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职业,工作的主要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陪同看病、代人取药、代人问诊”。这项职业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

“空巢老人”和都市异乡人的看病需求是催生陪诊师的主要因素。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当前我国已有超过1.3亿的“空巢老人”和超过1.25亿的跨省流动人口。面对挂号、缴费、分诊、排队时,年轻人尚且无法胜任,老人则更是无所适从。“空巢老人”、来到都市打工的人群,还有异地就医的患者,除了面对就医各项流程之外,可能还有两地医保衔接问题,不熟悉流程就可能事倍功半。

孤独感则是另一方面。据相关统计,陪诊师接到的需求中,来自“空巢老人”及其子女的需求是最多的。因为工作原因,子女有时无法抽身陪同老人去医院,面对疾病和就医流程的双重压力,老人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来城市看病的患者,面对陌生的城市和医院,同样也会产生孤独感觉。有一个人陪伴在左右,能减轻患者所面临的压力。

因此,一个既能帮助搞定就医流程,又能慰藉情绪的职业——陪诊师应运而生,受到了老人、异地就医患者,甚至包括年轻人的欢迎,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份有温度的职业。

陪诊市场是一片蓝海,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片“海”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低门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无法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给患者造成不好的体验。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专业规范、评价体系以及清晰的收费标准,陪诊师、患者、医院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划分尚不明确,这些都制约着陪诊师职业化发展。

从陪诊培训“一位难求”、患者陪诊服务需求高涨等现象可以看出,陪诊师目前是切实需要的,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规范和引导陪诊行业发展,让这份有温度的职业拥有新标准新规范,能够真正造福患者及其家属。

首先是强化陪诊行业监管。适用于陪诊行业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标准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推动行业规范发展,保障从业者和患者的权益。近年来,一些医疗行业“黄牛”假借陪诊服务来扰乱市场、坑害患者,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打击非法行为,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职业信用体系等,净化陪诊服务市场。

其次是推动陪诊职业认证体系建设。职业化是陪诊服务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健全陪诊职业认证体系,不仅可以提高陪诊职业准入门槛、提升服务质量,还可以激发陪诊从业人员活力,推动行业的整体升级。而现在已经有相关的职业包含一定的陪诊服务,比如社群健康护理员,其职能就是保健咨询、代理、陪护及公共卫生事件事物处理。

此外,鼓励社会组织、职业院校等开展陪诊师培训,向陪诊师传授为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服务专业技能,兼顾职业道德教育,使陪诊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先行一步,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许多工作。上海除了开设培训班之外,还在起草相关团体标准。浙江杭州开设陪诊师相关培训,提升职业技能,还能够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职业体系的逐步建立,陪诊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责编:李依环、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