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从钓鱼台国宾馆到博鳌,他们捕捉“中国新机会”

发布时间:2024-04-27 21:33:47 来源: sp20240427

  编者按:

  全球大变局中,中国选择向“新”而行,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时代新开局, 中新网 推出“向‘新’而行”策划,剖析中国经济社会的新趋势、新动能,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画卷。

   中新网 3月29日电(记者 李金磊 宫宏宇)春暖花开之际,两场高规格论坛在中国一北一南接连举行,引人注目。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从北京的钓鱼台国宾馆到海南的博鳌小镇,知名外企高管纷纷来华,感知中国新气象,捕捉中国新机会。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在参加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后,马不停蹄又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转型密切相关”“我认为很多在中国的跨国企业,也都会受益于中国正在开拓的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在北京,他谈及新质生产力。

  “新的增长模式将被塑造,新的中国故事将由创新、脱碳和消费三大引擎构成”……在博鳌,他分享对中国新故事的看法。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和戴璞一样,很多跨国企业高管和海外人士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和信心。

  感知中国新气象

  中国正在向世界讲述新的故事,而新故事的核心之一当属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创造了更多附加值,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创新工艺技术产品来助力生产力提升。”戴璞表示,中国正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国的新增长潜力也存在于其中。在如今动荡的世界经济中,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有着更好的活力。

  德勤中国主席蒋颖指出,中国的市场非常有竞争力,庞大的市场规模是其最大的底气,中国消费结构转型以及政府的促消费政策在不断激发中国的消费潜力。

  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认为,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

  如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潜力巨大。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领先地位,也看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接受 中新网 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量是巨大的,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即使是在5%左右的增长率下,中国经济的增量也比昔日更多,相当于每年增长出一个欧洲大国一半的经济总量。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投资亚洲未来”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把握中国新政策

  透过这两个重要的窗口,跨国企业高管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戴璞表示,不论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还是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都向世界传达了积极的信息:始终坚定奉行对外开放。一批吸引利用外资的新政策让更多行业对外资打开,更多行政限制得以取消。“毋庸置疑,这是外企期待看到的。”

  中国近段时间接连推出开放新举措,出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等等。

  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对 中新网 表示,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并不断优化投资与营商环境,让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中国正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在北京开幕。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

  探寻中国新机遇

  科技、绿色、创新.....从北到南的两场论坛上,许多讨论围绕这几处关键词展开。它们是当今全球社会关注的热词,也是中国机遇新的代名词。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表示,中国新机遇正接连涌现,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高技能人才、消费驱动和绿色经济四个领域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中国经济有太多可能性和机会。”蒋颖表示,一二月份进出口数据和旅游数据都释放着暖意,经济发展信心不断提升。中国的智能化、绿色化以及低碳发展战略将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机会。

  捕捉“中国新机会”并非易事。中国市场足够大,但竞争也极为激烈,给外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外企高管们也深知,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产业升级换代等中国经济新故事为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戴璞认为,过去数十年中国两位数的平均增长率,以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地位,让跨国企业受益良多,在很多方面占据了优势。未来,积极适应中国发展趋势的企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赢得未来的重要引擎。”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看好中国市场,加码中国制造,过去一年与7个中国伙伴达成了总金额为6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中国经济不断萌发向“新”力,正吸引着更多外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