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04-16 19:42:50 来源: sp20240416

  围绕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

  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笔谈】

  1.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高校在变革中下好先手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辟概括。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通常被划分为先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这也成为分析现代化的典型范式。值得关注的是,有时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但并不能否认它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可能是先发内生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角度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这四个“新”,意味着要在变革浪潮中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动权,显然具有内生意义。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最终都要统一在创新上。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创新驱动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来说,意味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方式应当进行时代转型,也就是从内生的角度来创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度一致。这就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应当如何开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要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需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这四个“新”之间的关系。这里涉及以下关系:新领域与新赛道的关系、新动能与新优势的关系,以及两对关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新”是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比如,新领域可以是就自身意义而言,也可以从更广泛意义来说,前者是相对于自己的过去和现状而体现出来的新,但相对于其他则未必是新,后者则是指与其他比较而言的新,从这一意义上这个“新”对谁都是一种“前所未有”。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而言,自身意义上的新领域,意味着学习借鉴,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开拓视野、兼容并蓄,而更广泛意义上的新领域,则更具内生性。从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角度看,主要指的是后者,即从更广泛意义上进行原创性的领域开辟,从而在这一新赛道上起跑即领跑,实现新动能新优势的塑造。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时代意义,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明了重要路径,即:交叉融合,创生共同特征;植根本土,彰显中国特色;技术变革,形塑时代意义。

  2.交叉融合,创生共同特征

  创生的意义不是对已有共同特征的简单遵循或仿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发展路径生成共同特征。这与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生性是一致的。自20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学科就已呈现出高度综合、高度分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学科的高度交叉融合成为当代大学学科发展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也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新领域新赛道。

  学科交叉融合,一方面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着眼于国家重大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需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学理逻辑。

  一是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不断健全瞄准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有组织科研主要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也就是“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最核心的就是开展有组织科研,集中优势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学科需要有组织地去建设,而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有厚实的学科积淀,这也是高校承担科技攻关任务的优势所在。

  二是推动基层学术组织和评价机制的变革。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新趋势,高校的学术组织制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组织制度形式开始出现,比如在一些大学,枢纽、学域等正在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这种组织形式在国际上并无先例,而国际流行的项目负责人制度也广泛流行于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实际上,为了既保持学科发展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大协作,亟须突破现有组织形态,探索构建矩阵式学术组织构架,下放权力,增强综合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评价机制变革要有利于团队协同攻关,一方面要强化对科研成果的考核,解决好以往科研项目中重立项不重成果考核、验收周期“一刀切”等问题;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评价成员的贡献,建立合作共享成果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成员参与有组织科研的积极性。

  3.植根本土,彰显中国特色

  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了深受中国文化传统、政治思想、国家需求诸因素影响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比如,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等师范教育体系、行业型高校发展制度等。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为国家现代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至今仍显示出其生命力。

  当前,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就是要基于本土基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基于本土基因,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有效形成和转化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力量。“双一流”建设所确立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主旨和方向,关键在于寻求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高度内洽和一致,并体现在中国特色表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成就世界一流两个层面。中国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一是中国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事实特征,一是中国特色符合世界一流的概念特征。中国特色成就世界一流,主要涉及“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即通过走中国特色发展路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并使一些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特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资源,更是一种发展策略。

  值得指出的是,“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表征世界一流同中国特色定义世界一流并不是一回事,更不能将世界一流简单化为中国定义,最后演变为“自说自话”;同时,走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习借鉴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之先进经验,更不是排斥这些先进经验,而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其关键在“融通”,即对国外经验不是一味依附或简单照搬,以至“食洋不化”,而是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具有可比性的内化借鉴,使之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高度契合。

  4.技术变革,形塑时代意义

  数字时代的技术领跑态势催生了诸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推动了社会第二次现代化进程,也加速推进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数字制造和“工业4.0”正在改变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投资的相对盈利能力,这种带着技术偏好的经济变革引发的人力资本新需求已经成为未来就业讨论的中心议题。在经济变革和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推动下,非传统生源逐渐成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最大增长点,催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受市场需求驱动,大批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纷纷瞄准在线教育新“蓝海”,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等新兴教育形式不断挤压高等学校的生存空间。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开拓新的道路来突破业已滞后的人才培养格局和服务方式,使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全纳和终身,这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同时,数字技术具有变革教育的巨大潜力。当前,在线学位、开放徽章(Open Badge)学习成果认证、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Open Loop University)、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s)O2O办学体制等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实践,不断彰显数字技术开放、共享机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创新发展的高度一致性。这种高度一致性不断形塑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的现代化样态,持续丰富其关系内涵。

  数字技术可以用更低成本为更多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但技术却无法突破教育隐性的围墙,这堵围墙是制度、习惯等集结而成的历史产物。当下技术引发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但依旧游走于学校边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有教育制度与技术创新的不协调。面对可自我学习和进化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冲击,教育数字化转型并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迫在眉睫,其重要旨趣就在于借助数字技术的创新之力,打破传统教育的僵化格局,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无缝衔接的开放、公平、优质的现代教育体系,这就必然涉及学校的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学位管理乃至组织架构等一系列制度转型与变革,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当代教育中的优势提供基础和保障,从而使教育数字化真正成为我国开辟高等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高等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有效支撑。

  (作者:卢晓中,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