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3-29 16:52:59 来源: sp20240329

  激发文旅消费更大的活力,需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3年以来,文旅市场加速复苏,消费需求不断释放,部分业态恢复至2019年同期甚至更高水平。文化和旅游活力恢复,对拉动消费上升、促进经济复苏、提振发展信心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我国文旅市场仍有潜力待挖,规模和质量仍有提升空间,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需要得到政策制度上的支持,也需要更多新供给投入市场,更多老问题得到解决,“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双向发力。

  利好政策接二连三

  有关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政策措施接二连三出台。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和保障措施5个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这构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相互配合的政策工具包,是关键时期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以文旅消费牵动餐饮、购物、体育等服务消费稳步增长,既可有效促进国民经济企稳回暖,也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政策的出台彰显了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性,对推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促进消费的整体部署下,一些有利于释放文旅消费需求的具体措施正在落地。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这是务实推进带薪年休假的制度创新”。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较长的春节假期,既能充分满足家人团聚、探亲访友和本地休闲的需求,也为外出旅游留出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外出旅游的人多了,消费便增加了,可以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陈楠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他表示,要进一步解决文旅消费的时间问题,通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实行弹性作息等措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休闲时间,从而促进文旅消费。他建议,相关政策措施也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等消费群体的需求,让各个层面的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消费体验。同时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发更具针对性且操作方便的消费金融产品,开展一系列减费让利活动,使其与人们的文旅消费实际需求更加匹配。

  创新求变新意迭出

  一票难求的热门景区、开票秒没的大型演出、人潮涌动的繁华街巷……这些景象折射出人们对文旅消费的巨大热情,同时也反映出文旅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还存在差距。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需要从供给侧发力,借助新技术、新业态拓展文旅消费新产品、新空间,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文旅消费新需求。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悦城的teamLab Massless无相艺术空间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和传统艺术空间相比,这里的独特魅力在于用科技手段打破了固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借助投影技术、传感交互体验技术等打造的艺术装置,可以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感十足的文旅消费体验。不久前,这里和另外23家单位一起成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单位。

  “科技正在成为文旅融合的催化剂,赋予传统产品更多新颖、立体的体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表示,要推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景区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沉浸式体验产品,客观评估客群特点、消费能力等并与之匹配。要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打造优质文化IP,增强项目吸引力、体验感。

  深耕戏剧行业14年的繁星戏剧村2023年又有新动作,依托大型商业业态,以“戏剧+商业综合体”搭建全新驻演空间,聚集戏剧新消费,打造属于年轻客群、亲子家庭的演艺新空间;以内容储备和创作能力为优势的开心麻花,除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落地24家单体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外,还尝试推出音乐戏剧酒吧、花花世界综合体……更加复合的新业态正在引领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当前各地深入推进文商旅融合,提升文化品位,丰富精神内涵,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建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创新升级音乐节、演唱会等产品,促进剧本娱乐、露营旅游、旅游演艺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满足消费者品质化、多样化需求。

  “当前,文旅市场正加快复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要促进文旅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更多大众喜爱的产品,为文旅市场增添新活力,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陈楠表示。

  优化环境近悦远来

  文化和旅游的带动作用明显,因此各地纷纷将促进文旅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仅2023年暑期,各地就举办3万场次促文旅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超11亿元,中国银联和有关金融机构发放消费补贴超3.5亿元,带动消费超800亿元。

  “增强人们的消费意愿,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销、优惠等手段,提高产品性价比和营销效率。”邓宁说。

  缪沐阳表示,要持续办好全国性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丰富消费惠民措施,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打造政府、商家、居民、消费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旅消费生态,做到近悦远来、主客共享,让更多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在出台惠企乐民优惠措施的同时,各地还通过各种暖心的“小手段”,优化服务打动消费者。在节假日等客流集中时间段,有的城市推出打卡点配置充电宝、轨道交通延时收班、行李储存柜等温馨服务;有的地方宣布开放政府食堂,向游客提供特色简餐,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也向游客敞开大门,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假日出行的美好和城市待客的温度。

  激发文旅消费更大的活力,需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戴斌建议,各地要务实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包括热门目的地、热点景区和文博场馆的预约难、入园难、停车难,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区和乡村旅游点的如厕难等影响游客体验和满意度的现实问题等,真正做到“游客有所盼,政府必有应”。

  宋瑞表示,要着力解决消费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畅通旅游消费各个环节;要全力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加大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各个环节的使用,发挥数字技术在出游预约、行程安排、客源分流、消费引导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旅游服务效率,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本报记者 张雪)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