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文旅重在抓人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5-27 12:20:58 来源: sp20240527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受访者供图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受访者供图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

5月19日,2024年“中国旅游日”活动在线上启动,这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是“畅游中国,幸福生活”。同日,2024年“中国旅游日”湖北主会场活动在恩施州利川市腾龙洞景区举行。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在整个5月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以“主题月、主题周、主题日”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推广,进一步提振旅游从业者信心,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当前,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如何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释放更多潜力?

“近年来,湖北省文旅工作开展得坚实、有力量、见神采,也很显底气,主题宣传语‘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逐步深入人心,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展现中华文化自信自强重要窗口、全国文化旅游创新高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日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中国旅游日”期间,湖北各地开展线上线下文旅活动120余场,推出文旅惠民措施220余项,让游客享受更多实惠与贴心服务。

眼下,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经济增长极,正助力文旅行业创新发展。

“人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的地位日益突出。”李述永认为,湖北文旅新质生产力建设应着眼于新技术在文化内容创造和传播、文旅交互方式等场景业态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为游客带来新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李述永以AI技术为例,她认为,通过这一创新方式,能让原本难以向外展示的珍贵文物焕发新生。比如,通过构建或还原一个生动的场景或空间,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文化的魅力。这些应用不局限于博物馆的文物,还可以将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展示、保护和传承。

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发展战略路径的深刻调整,这也为各地文旅提供了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

围绕“文化强省”关键词,李述永表示,湖北省旅游业将做好以下四点,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体现文旅的责任和担当:

一是加快提升现代旅游业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旅游质量和产品供给,将旅游供给和目前消费结构性升级统筹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需求,充分发挥旅游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旅游产品的提供和旅游场景的打造中,更多体现文化含量,让人民群众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三是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和长江生态,守护好美丽家园,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旅游场景处处可见;四是充分发挥旅游在文明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叫响“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的文旅形象品牌,持续擦亮长江文化的品牌,让“知音湖北”走向世界。

文旅产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湖北是一个旅游大省,进入新时期,无论是资源存量规模,还是旅游产业规模,都具备多方面的发展优势。”李述永表示,湖北在推介文旅时主动“走出去”仅是第一步,更好地走进人心、链接人心才是终极目标,也是难点所在。

李述永介绍,湖北文旅注重讲述“知音文化”的故事。例如,通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外国友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地方也能够借助旅游这一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推动旅游业迈上更高台阶,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缺一不可。

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李述永认为,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文旅市场主体,提升旅游供给能力。政府应在旅游规划、政策制定、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高旅游便利化程度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