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者“逛”上海:新旧交融中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4-04-28 11:36:32 来源: sp20240428

   中新社 上海11月23日电 题:海外学者“逛”上海:新旧交融中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 记者 李姝徵

  路边的锅贴店飘出诱人香气,学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派烟火气。临近傍晚,这片热闹的老城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正在沪举行。23日下午,多位海外专家学者参访上海,用脚步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我喜欢上海的市民文化,既接地气又充满活力。”新西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杰森·杨(Jason Andrew Young)四处打量:“这还是我印象中的老上海,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很忙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治理成为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作为上海老城区的一部分,五里桥街道的老旧小区在城市治理领域探索新路。

  房龄数十年的老房子没有电梯,居住其中的人们却逐渐老去。“悬空老人”出行难,加装电梯来破局。就在今年10月,五里桥街道第100台加装电梯开工。

  东边局门路,西边蒙自路,中间的五里桥路不过500米,就在这条小马路上,红、黄、绿、银、蓝,“多彩电梯”拔地而起。“为什么这些电梯颜色都不同?”不少海外学者发出疑问。“颜色是居民们定的,大家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街道工作人员答道。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并非易事,如何推动居民形成共识?五里桥街道通过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实现“居民的事情,居民说了算”。

  早在1999年,“三会”制度便在五里桥街道萌生,并逐步在全上海推广。针对加装过程中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不支持问题,五里桥街道依靠“三会”制度,引导各方合理表达诉求、及时协调矛盾、推动形成共识,有力地推动了电梯加装工作。

  在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透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改革建设成就展,海外学者感受到了“新上海”的独特魅力。

  “浦东在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令我印象深刻。”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的法尔哈娜·帕鲁克(Farhana Paruk)在过去20年曾四次到访中国,“中国的新发展总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在上海外高桥正式挂牌成立。“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上海自贸区为中国“试制度、探新路”。

  在展区,一组数字展示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情况——10年来,负面清单经过7次“瘦身”,条文数量从190条缩减到27条,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放宽准入,落地了一大批首创性的外资项目。

  负面清单,简单来说就是写在清单内的不能做,但清单之外“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也是自贸区标志性的制度创新。

  一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景图,布置在展区显著位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带动了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从2019年1月工厂奠基,到10月下旬工厂开始试生产,再到11月22日国产Model3车型正式揭幕。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赞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发展速度。

  “中国在发展绿色科技方面非常出色,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法尔哈娜·帕鲁克笑道:“我的南非‘老乡’埃隆·马斯克或许也这么认为。他选择上海设立了特斯拉超级工厂。”

  “上海历来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杰森·杨表示,上海是不同文化交融碰撞的“出入口”,这一点从未改变。

  “在世界范围内,上海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非常令人兴奋,我认为上海自贸区在未来还将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法尔哈娜·帕鲁克说。(完) 【编辑:田博群】